目前分類:報導攝影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十月份新竹會吹起九降風,也是新埔柿子紅了的日子.來到旱坑里家家戶戶都在採收柿子, 準備迎接那九降風
顆顆結實累累的果樹,因為顏色的鮮豔不注意她都很困難,因為綠葉中的紅色橙色太醒目了.

tom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標題可能讓很多人物會是我要說新竹米粉或是埔里米粉的故事,那可能要讓大家大失所望. 因為很人可
能不知道不管是新竹還是埔里做米粉師傅大多來自有"台灣香格里拉"之稱的彰化芬園鄉楓坑村.

tom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段時間沒有灌溉了,今天來談談 "麵線",麵線,是中國傳統的麵食,又名「拉麵」、「掛麵」,
細如髮絲、非常耐煮香又Q的手工麵線,再加上因為麵線有象徵著長壽與多福,也因此成為與台灣民間信仰充份
結合的鄉土小吃!

tom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畢業的味道,



tom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相的自己這次拍的不多聽很多故事感觸很多,來到阿良師傅的店鋪前剛好遇到修剪一位老人家的鬍子,鏡子下的臺子有著很古味的工具還有那不知沖走過多少頭髮的洗手台。當然師傅的刀法俐落乾淨,就好像對於這樣的輪廓熟悉到很自然,手的力量也很契合這樣的曲線。

 

tom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苑裡老街

        一條從未聽人家說過的老街 苑裡的天下路,或許就因為知名度不高所以一直留著老街特殊的味道。大概是兩年前在 Artview 看到貓頭鷹這位醫師發起救老街的訊息讓我對於攝影的想法有很大的改變,雖然自己很喜歡拍黑白人文但是都僅於紀錄,遺忘的除了機具與底片以外還有對方所留給我的訊息。老街的風情與豐富的人情味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可以說是過程中額外的恩賜,老街要被拆除的消息經由貓兄的揭露,號召了一群喜歡湊熱鬧的人們來到苑裡這個小鎮。

        這一波我並沒有跟上但是自己心中惦記著這件事,或許是發酵的原因那天在老顏 Pub 提起這一件事,或許大家的磁場是這麼的接近,所以話題很快的就沸騰了起來鬧哄哄的囔著要去。接下來與貓兄街洽後大夥就浩浩蕩蕩的來到天下第一路 天下路,對於這個名字可以想見當時的風光與熱鬧程度。
        

        讓我們簡單做一下歷史回顧吧,苑裡是苗栗縣最早開發的鄉鎮之一,而自清乾隆年間繁榮至民國時期的苑裡天下路老街,更是在數百年間擔負起地方發展與進步的重要角色,除了作為交通要道外,苑裡的第一家銀行(1943年彰化銀行)1958年苗栗縣帽蓆產銷合作社以及全盛時期數十家從事內外銷之帽 蓆中大盤商,皆在此起家,作為藺草編織發源地的苑裡,老街負起內外銷商品櫥窗的重要角色,當時街上曬帽蓆的盛況仍為耆老所樂道。

        而因「中興路拓寬計畫」即將於1031日限遷拆除的天下路街面上9戶街屋,包括保存銀好的楊合發帽蓆行、苑裡女子樂團、呂家的街屋拆除而將「永遠消失」 的歷史巷道-「番仔路」、傳統手藝現場理髮店,和位於新道路轉角門面將被斜切的振發帽蓆行,堪稱現存苑裡老街最精緻的區塊。

        歷史巷道-「番仔路」,位於振發帽蓆行右側,是由兩側街屋長向立面所構成的特殊空間,清朝時即有此便道,昔日因通往後側的日本巡查所而得名,頗具尋幽訪勝 之意境。從天下路進入番仔路,左側前段為秀蓮嬸的家庭縫店側牆,一尺厚的土角結構外貼漢式尺磚搭配漢式紅瓦屋頂,並採用大安溪流域常見的卵石砌地基;左側 後段意外出現西式紅磚牆身搭配日式木造山牆及日本黑瓦屋頂,,卻無唐突之感。整段即將被拆除的左側街屋,是歷史巷道「番仔路」兩側對比風格的要角,具有更 多的歲月痕跡,並且清楚呈現出在歷史發展中自然互相承接、豐富多層次的建材史跡,如採用現代土角屋固化技術(台中楓樹社區已率先成功採用)維持歷史樣貌, 即是現成的歷史建築的體驗素材,深具歲月洗禮後的時代風華,如經拆除,將平白失去珍貴的歷史張力及百年才得已累積的文化內涵。

        番仔路右側是振發帽蓆行磚造立面,由五落屋頂所組成,西式紅磚牆搭配漢式薄瓦屋頂,火形馬背,上下兩層皆開長窗,前段為店舖及客廳,後段為私人生活機空 間,廚房處在立面上開口採光通風,二樓最末端為陽台以及獨立於主屋外的塔形廁所。目前因道路未拓寬街面僅作為單輛車行駛之過道,未來如果道路拓寬至13 米,對面歷史街屋拆除,不僅將使得深具歷史況味的側門及上下層長窗開向危險忙亂的交通景象,環境調性錯亂,在歷史巷道中閒步欣賞優美立面之幽靜不再,且道 路兩旁成為停車場,阻隔人與歷史人文的親近,所失去的絕非現代道路的快速便利價值所能取代。苑裡女子樂團是苑裡早期西式樂器的發揚者,民國五十年代全盛期有200餘位團員,現年80歲的團長呂玉枝老先生,在老街生活了80年,至今仍帶領著家族成員及團員,繼續在街屋裡經營及生活,是全街最熱鬧的家族。
        楊合發商行,為早年外銷上海的帽蓆大盤商,今天還可以在其街屋完整的洗石子立面,清楚看見其行號,雖然街面上看來只有一間,第二進卻擁有三間之大,空間配置十分有趣。對面林應順老師退休後承袓業經營的仁德藥房,白底黑字的三角柱狀店招十分醒目,以典雅的書法字體搭配日式木造立面,有電影場景般的時代風格,今年才因限拆才結束營業。藥房左側的家庭裁縫店,截然不同的磚造風格,側邊就是番仔路,秀蓮嬸因為限拆的緣故,不敢修理這一大片原本就與眾不同的牆面,而門前騎樓的磚柱,於民國24年大地震後因道拓寬街面退縮改建,則和其他同時期的街屋一樣,共同擁有那個時代的特殊質地的顏色。
藥房右側的老師傅理髮店,在今日看來十分復古的設備,早期卻是非常美式而新派的,溫和的阿良叔,仍繼續每天以近乎完美手藝的自我要求,為人客理髮,網路上還有專訪他,這也是老街上最具人情味的店舖。

tom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May 11 Wed 2005 12:59
  • 阿爸

對我而言,要對自己的阿爸作攝影紀錄事件很難的事.但是這次卻是自己的父親提出來的,很高興阿爸對我的技術有信心了,這一點值得喝采.後來得知陪我長大的市場要拆了,對阿爸跟自己都有一份的不捨.對爸爸而言是一個陪他二三十年的時光的場所,每個地方都有歷史與回憶.

 

那天請了假回家,走進市場看到了很多場景觸發了記憶一幕一幕的在腦袋中蕩漾.我已經很久沒有踏進市場了,自從工作後阿爸跟阿母就捨不得開夜車的我進市場幫忙了,可能自己也爬不起來了.進入市場後,每個地方都很熟悉但是卻不知如何下手,最後快步前往阿爸的位置.阿爸看到我來很開心的繼續工作著,手上拿的魚就是鬼頭刀,老爸永遠記得那是我最喜歡吃的魚頭湯.

       其實阿爸一輩子的希望就是我們好好唸書,長大不需要跟他一樣這麼辛苦工作.現在大家長大了,他又說:我現在能動就再做一些,多爭點老本可以減少子女的負擔.這一點到我自己為人父後才了解,但是看他已經六十幾歲還如此辛苦,每天不管天氣如何凌晨三點半起床四點出門至零下三十幾度的冷凍庫取漁貨.再用人力車的方式運至市場舖貨.然後辛苦工作一個早上後下午休息半小時,又要前往南方澳批新鮮漁貨.一直要到晚上才能回家休息.就這樣日復一日,我不曾聽他說過累或冷,就算是生病也是堅持著相同的規律.


toms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2